你不難發現身邊總有一位「糖友」,事實上糖尿病患病率正按年遞增,估計到2030年全球將有3.66億人受到影響。亞太地區所佔比例最高,單計中國便有9200萬人患病,以平均每10人就有1人為糖尿病患者作出估算,香港約有70萬人為糖尿病患者。
若然不幸成為糖尿病患者的話,需要面對不少嚴重併發症,如果「上眼」,則有可能導致視網膜病變,可以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能力。現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有效治療方法,主要依賴激光及定期於眼球內注射藥物 (anti-VEGF),當中部分治療具入侵性而且有副作用。此外,患者需定期覆診之餘,治療成本亦非常高昂,令病人以及公營醫療服務帶來沉重負擔。故此,目前有迫切性尋找新的治療方法來延緩早期糖尿病眼疾的進程,並防止病情惡化威脅病人的視力。本文將介紹一項新發明,或有助「糖友」保護視力。
甚麼是光療?作用是甚麼?
近年其中一項值得留意的醫療科技是LED 燈睡眠眼罩。 這種治療沒有傷口和痛感,病人可於家中使用。儀器的預設功能能釋放出特定波長的光波,患者只需在晚上睡覺時配戴眼罩,並如常到醫院定期覆診,讓醫護人員檢查眼睛狀況。
要明白這種眼罩背後的原理,首先要對眼睛有基本了解,尤其是眼睛如何適應黑暗的環境。視網膜是眼球內一層特殊的感光細胞組織,這些細胞能將光轉換成神經訊號再傳送到大腦。這些感光體有兩種類型: 其一是視錐,負責色彩視覺和在較亮的光照環境下使用;其二則是視桿,主要用於夜視。視網膜比人體內的任何其他器官都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氣(以平均每克組織計算),這是因為這些感光細胞的代謝率非常高。然而,也許與直覺相反,但其實夜間的氧氣需求量比日間還要高,幾乎是原來的兩倍,主要是因為視桿細胞需要適應黑暗環境並且試圖在弱光底下產生影像。
在一般情況下,這不是問題,因為正常人能通過增加視網膜血管的血流量以滿足對氧氣的額外需求。但是當血管受損時,問題就會開始出現,例如糖尿病患者的視網膜會開始缺氧,眼睛試圖透過產生新的血管以輸送更多的氧氣。但不幸的是增生的血管大多不正常並且易於滲漏,加劇了視網膜的缺氧問題,導致惡性循環,甚至引起糖尿病黃斑水腫。
而LED 燈睡眠眼罩通過在睡眠過程中向眼睛照射少量光線來防止視桿感光細胞適應黑暗的環境,從而令眼睛的氧氣需求量保持在白天較低的水平,便有機會可以預防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惡化。
光療會干擾睡眠嗎?
大多數人會說,他們需要在昏暗的房間才能睡得好,故此此類LED 燈睡眠眼罩已設有許多功能以確保發出的光不會影響使用者的睡眠質素。LED 燈睡眠眼罩的光源是有機發光易極體 (OLED),類似電視或智能手機的屏幕,但是調整了光的波長以避免藍光,並且僅發出均勻且穩定的柔和綠光。該光譜不會干擾晝夜節律,而亮度一直保持在最低水平,意味著大腦很快就開始忽略它並視之為背景。這個現象稱之為特克斯勒消逝效應,是指當一個人長時間持續凝視著一個不變的視覺刺激時,大腦會慢慢淡出,以便專注於更重要的和新的視覺刺激。 OLEDS採用大面積區域照射並且沒有集中的光源,所以即使在快速動眼睡眠 (REM sleep) 期間,也不會有光線強度的變化而干擾患者睡眠的情況。
大多數患者很快便能適應於在晚上戴上眼罩睡覺,一旦成為生活習慣的一部份,大多數人表示他們睡得比以前更加好。
海外個案分享
這種LED 燈睡眠眼罩早前在英國進行測試,一些糖尿病病人發現雙眼出現囊腫,並且可能需要進行藥物注射或激光治療時,都會擔心失去視力和顧慮治療可能帶來的副作用,尤其高齡長者更不願意接受入侵性治療。當試用LED 燈睡眠眼罩後,似乎病情得到改善,亦未見嚴重的副作用。
香港中文大學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現正招募300名糖尿病和早期視網膜病變的患者,測試LED燈睡眠眼罩的成效。 如有興趣參與或查詢,可致電 9065 5765,費用全免。
撰文: 賴博彥醫生、何璟穎醫生、柏倫副教授
預約門診及查詢 3943 5886 / 9681 4010 (WhatsApp)
廷伸內容 >
柏倫副教授接受港台第三台訪問,提及糖尿病患者需要格外留神的眼病
熱 門 影 片

譚智勇教授教白內障病人嚴選人工晶體

任卓昇醫生講解兒童近視加深治療方案

梁啟信教授分析青光眼治療選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