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n 11/04/2019

港台:梁啟信教授分析基因療法改善視網膜色素病變

視網膜色素病變,也稱夜盲症,是一種視網膜病症,其病發的原因是感光細胞發生變異,而導致患者出現夜盲、視力漸進性減退及視野收窄,而嚴重患者更可引致完全失去視力,絕對不容忽視。

人的眼睛就如一部照相機,眼球的透明晶體,就等於相機鏡頭,而眼球的視網膜相等於相機的菲林。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可接收影像刺激後,轉化為神經訊號,當大腦接收到這些信號並加以整理,即可形成我們所看見的視覺。視網膜上有兩種感光細胞,分別為錐細胞(Cones cell)和桿細胞(Rods cell)。錐細胞主要集中在視網膜的中心部位(亦稱黃斑區)負責中心視覺及分辨各種顏色;而桿細胞則分佈在黃斑區外圍,即視網膜的周邊位置,負責周邊視覺及晚間視覺。

視網膜色素上皮變性病人的桿細胞和錐細胞會相繼發生變性,而由於感光細胞受損,病人的視覺亦會因此而受損,而病人視覺受損的程度會因應感光細胞受影響的程度而定。一般而言,當桿細胞退化時,會導致夜晚或周邊視野收窄的現象,而錐細胞退化,則會影響中央視覺及導致辨色能力喪失。

可是,治療視網膜色素病變的方法一直未見有實效,直至近年有基因療法出現,並得到美國 FDA 核準作臨床應用梁啟信教授接受港台《精靈一點》訪問,分析了這嶄新方法治療視網膜色素病變的原理和局限,並鼓勵本港的病患者致電 3943 5819 參與中大眼科所統籌的「視網膜色素病變基因測試」。

預約門診及查詢 3943 5886 / 9681 4010 (WhatsApp)

捐助中大眼科,持續提升治療效果

延伸內容 > 

信報:夜盲症不容忽視 嚴重患者會完全失去視力

信報:為甚麼我會出現視野收窄?

熱 門 影 片

莊金隆醫生講解甲狀腺眼病治療方案

譚智勇教授拆解白內障手術過程

梁啟信教授分析青光眼斷診及治療新趨勢

吳兆駿醫生講解激光治療視網膜疾病

REPUBLISHING TERMS

You may republish this article online or in print under ou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You may not edit or shorten the text, you must attribute the article to 中大眼科 CUHK DOVS and you must include the author’s name in your republication.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please email shaminotse@cuhk.edu.hk

License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Derivs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Derivs
港台:梁啟信教授分析基因療法改善視網膜色素病變